原本拿的是GLOCK 19/23槍型,彈量僅有22發左右。
實際下場打過幾次後,發現攜彈量也是決勝關鍵。
能夠少換彈匣就少了空檔,另外也因為手邊的槍都是正刻,下場會心疼。
雖說也試過用50連的長彈匣,但通常打約30發左右就沒氣了,50連彈匣變成重又沒用。
於是開始物色攜彈量大、改裝套件多、價格合理、重量輕的槍型。
先看上的是WE P-Virus Sig Sauer P226 ,外型酷炫又有35發的彈量,但後來考量改裝品的數量,選中了WE hicapa 5.1 黑龍A版,彈量約29-30發。
滑套跟外管為金屬(鋅合金),下槍身為一半金屬一半塑膠,算是讓整體重量能夠下降一點。
滑套的部分前段不會覆進,僅後半段會動,也是能把動力花在初速上,而非用來推動滑套。
在真槍界應該沒有這種設計,因為會導製槍管跟滑套無法閉鎖。
整體外觀相當樸素,沒有刻字,最顯眼的只有下槍身握把處那不搭調的WE logo...
在設計改裝時就想好要搭配快瞄鏡,故一定要有鏡橋。挑中的是這款便宜易用的鋁合金鏡橋。
安裝鏡橋,搭配便宜好用的L型快瞄。
由於架設了快瞄與鏡橋,多少會阻礙拉滑套,故在將罩門改為KJ KP06的(偽)光纖罩門時,也用銅柱做了一個快拉桿。
實際上光纖罩門在有裝快瞄鏡的時後是完全沒用處的,但就是爽度問題。
過沒多久,考量重量及槍套問題,忍痛買了更貴但輕巧的鏡橋。
體積小,重量輕,外型炫酷,不妨礙把槍插入槍套。
由上看到的畫面。
雖說L型快瞄便宜,但被擊中破掉還是會心痛的。於是想到用壓克力板擋在前面的改裝設計。
用銅柱固定在L型快瞄上,做為鎖點。
正面觀,不影響畫面,重量輕又能有效擋住射擊。
上面觀,將銅柱上色為黑色。
一直在想要怎樣改造才能取代原本握把上突兀的WE Logo。後來發現有人賣二手的KJ KP 06,其握把剛好是我很想要的設計。
換裝後的外觀,雖然外觀不起眼,但加上內部的改裝,在實戰上此槍已經到了瞄哪打哪的程度。
最後是此次器官移植的兩個主角,零件密合度上需要略為修改,但換完之後兩把槍都功能正常呦。
實際交戰畫面~自己都很驚訝這種距離(15M)也能打中,對手也稱讚這槍很準。
HiCapa的槍套不太好找~要能夠同時搭配鏡橋或槍燈的就更少了
我是拿1911的槍套下去改造,搭配側邊鏡橋。
切掉了不少地方。
剛開始玩生存遊戲沒多久,就常上網觀看高手拍攝的交戰影片,自己也開始涉獵這方面的知識,興起了拍影片的念頭。
發現在運動攝影領域要拍的好,解析度高是基本的(至少1080P),更重要的是fps,60fps會比30fps的畫面更流暢,放慢動作來看也會比較清楚。
研究了幾台運動攝影機後,我決定挑Runcam2做為主力攝影機。
Rumcam2有1080P60fps攝影,暗處拍攝效果佳且操作介面與設定功能豐富,可用手機操控,體積小重量輕,原本是用來當空拍機攝影用的。
第一台運動攝影機打算用魔鬼氈黏在頭盔上,因擔心機器被BB彈射中受損,於是用銅柱與壓克力板構成外框。
外層包上魔鬼氈做為防彈緩衝保護層。
底層以魔鬼氈為固定於槍或頭盔之用。
實戰拍出來的效果相當良好,暗處也有不錯的表現。
但後來覺得好像保護過度了,加了一堆東西很重,於是決定不需要保護框了,反正鏡頭被射爆的話再換掉就好。
直接將魔鬼氈貼在原廠固定座上,之後安裝到頭盔或步槍護木上。側面的魔鬼氈是用來黏外部保護層的。
幾經思考後,認為光靠頭上的運動攝影機有時無法清楚拍到敵人中彈畫面。
想要拍出讓人身歷其境的影片,就要有多幾個角度的畫面。
於是興起了裝第二個攝影機的念頭。
光靠原本的攝影機是無法拍清楚遠方的畫面,必須要有望遠效果才行。
想到的解決方案是拿手機用的8X望遠鏡頭來固定到運動攝影之前,一樣靠塑鋼土、銅柱與壓克力板固定整個望遠鏡攝影模組。
此時的塑鋼土僅打磨過,尚未上色。
magpul pts護木的上側是無法裝戰術軌道的,於是又用塑鋼土自製了專屬戰術軌道,並貼上魔鬼氈。
整個攝影組裝到槍上後的狀況。
外層會再以緩衝材料包覆保護起來。
完工後拍攝出來的望遠效果尚可,但是整個模組實在是太重且體積太大,以魔鬼氈為固定界面也容易搖晃。
於是又興起了另一階段的計畫,就是直接把運動攝影機與望遠鏡頭塞到PEQ15雷射指示器(實際上是空的電池盒)中。
首先拆掉Rumcam2最前面的鏡頭保護框。
接著拆開機體螺絲,裡面這兩顆螺絲這時不用拆。
很容易就可以分離外殼。
把鏡頭排線插座掰開即可分離鏡頭。
原廠鏡頭與鏡頭座非常難以分離,圖中的這組鏡頭座都碎了,於是後來改為分離感光元件,也很容易壞,總計弄壞兩組鏡頭與感光元件組。
這是把長鏡頭裝到壞掉的鏡頭座上的狀況。
於是買了相同規格的鏡頭座,另一個鏡片是IR filter紅外線濾片 。
將鏡頭座固定到PEQ15前側的洞中。
上蓋依Runcam2開關位置開洞,運用塑鋼土修輪廓。
上蓋內側依據Runcam2主機板螺絲位置打洞,並利用銅柱建立鎖孔。
塑鋼土部分上漆蓋掉,將Runcam2開關固定到洞中。
將Runcam2主機板鎖在上蓋,並用塑膠板做為固定用底板。
用排線延長鏡頭訊號。
確認運作正常(亮藍燈),貼貼紙、挖洞,將各個零件組裝起來。
設計為可以依據需要換不同焦段鏡頭,須用膠水固定避免晃動。
鏡頭部分蓋上蓋子,多少有點防BB彈效果。
鏡頭組,由左而右分別是35mm、22mm、25mm,數字越大放大效果越大。
距離5公尺,A4大小紙箱,22mm鏡頭的拍攝效果。
距離5公尺,A4大小紙箱,25mm鏡頭的效果,有一點雜訊。
距離5公尺,A4大小紙箱,35mm鏡頭的效果,低光原處偏暗。
距離50公尺,22mm鏡頭沒有裝紅外線濾鏡的效果。
距離50公尺,25mm鏡頭有裝紅外線濾鏡的效果。。
後來把USB線也一併塞進去了,充電與檔案傳輸就不用大費周章開前蓋。
僅需轉開後蓋,拉出USB頭,充電或傳輸檔案皆可。
由於攝影機主體換成PEQ15(電池盒),下側有夾具,固定到護木的部分就不能再用魔鬼氈了,於是把原本的戰術軌道磨成可以夾的形狀。
戰術軌道下面長這樣。
重新噴漆上色。。
自製戰術軌道鎖到magpul pts護木上的樣子,攝影機夾上去應該就不會搖動了。
最後,大功告成,安裝到槍上面的樣子。
不論是外型美觀、攝影功能性與方便性、機體重量與體積皆達到原本的目的。
距離5公尺,A4紙箱,25mm鏡頭實際拍攝效果影片。
實際交戰畫面~遠距鏡頭拍的影片有再後製放大一點點。
以CQB來說十公尺內交戰很容易就能拍的清楚。